在我國眾多的傳統家具中,有一種既能適配古典,又能適配簡約中式的家具——博古架。在端莊典雅、文化味兒十足的中式家具系列里,博古架起著“畫龍點睛”的作用,有存古賞今之意。

博古架的由來
博古架,又稱多寶格或百寶格,意為“通曉古事、古物”。在中式書房、客廳里可陳設古玩瓷器等珍寶,既有實用功能,又能突顯中式空間的裝飾美學。

博古架始見于北宋宮廷、官??;明代時,博古架從大庭、客廳逐步進入內廳和書房;及至清代,博古架達到了興盛時期,連民間也普遍出現了博古架,并與清代扶手椅同被公認為是最富有清式風格的家具之一。
博古架的材質
博古架的取材,早期是用松木、楠木,后來改用櫸木、酸枝木、花梨木、抽木、紅木,甚至紫檀木。一般說來,明式的多用黃花梨,色澤較淺,木紋明顯;清式的多用紫檀木、雞翅木,色澤較深,一般來說明式的工藝水準比清式的更高。

博古架的物件擺放
古代達官顯貴家的博古架一般放置古玩、茶壺、奇石、植物等物件。一壺、一石、一花,組成一幅博古圖,也是“福祿壽”之意(在博古語中,石是“壽”的意思),于是“福祿壽何來,知足常樂可矣”的心境,淡然而至。

博古架進入尋常百姓家后,逐漸開始“減肥”,亦可置于桌案之上作為擺件。一般文人雅士書齋內的博古架以精致見長,安放的古董不一定很名貴,偶爾也放些精心制作的小盆景及形態各異的湖石。
總結起來,博古架適合擺放的東西:“古靈精怪”的新舊藝術品古玩。
古:有歷史價值
靈:手工靈巧
精:要有代表性
怪:奇特少見
圓柱形博古架
圓柱形博古架的設計是很別出心裁的,利用博古架的開放式結構,將造型設計成一個空心的圓柱形,占用面積更加小,造型更加特別。其他部位采取傳統的中式博古架布局,能夠360度進行觀賞,適合用于各種大堂,能夠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。

現代博古架
現代博古架有的是以木條為主構成以立方為單元的組合架,它們或固定在墻面、地面上,或被做成可自由移動的形式。
家庭中博古架形式的隔斷還有客廳中的條柜、餐廳中的配餐柜、書房中的書架,以及一些如酒柜、小型吧臺、陳列架等。

當然,博古架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來分隔室內空間,即當隔斷用。將博古架作為隔斷,既能增強空間的層次感,又不會使中式家具顯得空洞。
博古架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文玩,即使在現代社會,仍然具有它的實用價值,如果你也喜歡博古架身上散發的古老韻味,不妨也購置放在家中用來存放物件,還能提升家中整體空間布局的格調,可謂一舉兩得!